诉讼保全的方式及申请程序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4
到期债权的诉讼保全,是指法院在案件审理、执行中,根据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已到期的其对第三人享有的债权采取强制性措施,第三人不得对本案债务人清偿。那么诉讼保全到期债权怎么执行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给您科普一下。
书面申请和口头申请
申请诉讼保全的当事人通常以书面形式提交申请书。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当事人书写确有困难,可以口头方式提出申请。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会记录口头申请的内容,并由申请人签名和盖章。
财产保全措施的选择
财产保全的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提取和扣留等。当事人在申请书中必须明确要求法院采取哪种措施,要求必须明确、具体,不能含糊其词。如果申请书不明确,法院有权不予受理。
执行前保全的时间
执行前保全是指在法律文书生效后,进入执行程序之前采取的保全措施。如果债权人因对方当事人转移财产等紧急情况,不申请保全可能导致生效法律文书无法执行或难以执行,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债权人在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满后5日内不申请执行,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诉讼保全到期债权的执行程序
执行到期债权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明确了对到期债权的执行程序。该规定并未明确是否包括已经诉讼保全的到期债权,但也未将其排除在外。
异议期和异议处理
根据上述规定,法院对到期债权的执行程序应按照规定进行,并给第三人留出15天的异议期。如果第三人对法院的《履行到期债务通知书》提出异议,法院不得进行审查,对到期债权的执行应予中止。
保全措施的解除与债权的确权
法院之所以不立即解除对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的查封,是为了防止被执行人与第三人串通,逃避法律责任。第三人在执行程序中提出异议时,法院不得审理。如果法院立即解除对到期债权的查封,第三人可以转移财产,这样保全措施就只是形式上的,无法真正起到保全作用和便于执行的目的,也会浪费司法资源。
申请执行人的选择
申请执行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3条的规定,代位向法院提起诉讼,对诉讼保全的到期债权进行确权,然后对确认的债权进行执行。这样申请执行人就不必束手无策,同时也能避免对到期债权的保全措施失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