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6
1. 强制性集体程序:破产重整和破产和解都是强制性的集体程序,意味着在通过和解协议或重整计划时,需要多数通过,并且一旦通过,对所有债权人都有约束力。
2. 法院批准:无论是破产重整还是破产和解,都需要法院的批准才能生效。
3. 免受破产清算:无论是破产重整还是破产和解,都可以使债务人免受破产清算的影响,但债权人可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1. 目的不同:破产和解的目的是消极地避免债务人受到破产宣告或破产分配的结果,而破产重整的目的是积极地拯救有重大影响的企业债务人,防止失业和资源浪费,减少社会震荡。
2. 适用对象不同:破产和解适用于自然人、法人和合伙等,而破产重整主要适用于对社会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债务人和有再建价值的企业。
3. 申请人与利害关系人不同:破产和解只能由债务人申请,债权人不能申请,法院也不能主动开始和解程序。而破产重整的申请人范围更广泛,不仅债务人可以申请,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股东也可以提出申请。
4. 效力范围不同:根据各国的和解制度,和解协议只对无担保债权人产生效力,对其他债权人一般不生效。而破产重整不同,对所有债权人,包括有担保物权的债权人都产生效力,担保权人必须依法申报债权并参加重整程序,按照重整计划规定行使担保物权和受偿。
破产重整是现代破产制度中的一部分,也被称为"重组"、"司法康复"或者"重生"。我国破产法规定了三种制度:破产清算、破产重整和破产和解。破产重整是指在面临破产的企业中,通过法院主持下,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协议,制定重整计划,在一定期限内按照约定方式偿还债务,并允许债务人继续经营业务。与破产清算不同,破产重整为面临困境但有挽救希望的企业提供了避免关门清算的机会,使其有机会恢复生机。
根据破产法第二条的规定,当企业法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时,可以依照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
在破产法体系中,完善破产重整制度是世界破产法发展的趋势。我国破产法虽然起步较晚,但一开始就在法律中规定了破产重整的相关内容。然而,与破产法体系不完善一样,破产重整制度仍然面临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破产和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在破产程序终结前,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就延期偿还和减免债务问题达成协议,以中止破产程序的一种方法。
和解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行为,需要债权人会议和债务人的一致意见,并经过法院的认可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