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7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已抵押、质押或留置的财产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但不会影响抵押权人、质权人或留置权人的优先受偿权。
(一)股权必须具有可转让性。
股权是股东通过出资取得的,在公司中享有财产利益的权利,具备转让性。只有具备财产性和可转让性的股权才能作为质押物。因此,判断某公司的股权是否可以质押,首先要确定该股权是否可以依法转让。
(二)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出质,应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进行内部决策。
如果公司章程没有特别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相互转让全部或部分股权。
(三)股权出质应签订书面合同。
如果股权可以依法转让,出质人和质权人应签订书面股权质押合同。合同内容应包括: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和金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质押物的名称、数量、质量和状况、质押担保的范围、质权移交的时间以及其他必要的约定。
(四)根据不同情况,股权出质还需要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