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0
质押合同应当明确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和数额。主债权可以是金钱债权、特定物给付债权或种类物给付债权等。主债权的数额应当以金钱来衡量,如果不属于金钱债权,则必须明确债权标的额的数量和价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质权发生的依据,并确定质权人实现质权时,应优先受偿的主债权范围。
质押合同应当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质权人在合同生效后,在债务人履行期届满前,只享有占有质物的权利,而不是实际的优先受清偿权。质权人只能在债务人未履行债务的情况下实现质权。因此,在质押合同中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可以确定债务人清偿期届满的时间,明确质权人实现质权的时间,以保障质权人能够及时实现质权。
质押合同应当明确质物的状况,包括质物的名称、数量、质量和现状。质物的名称是指说明用于质押的动产是什么。为了避免在返还质物或实现质权时发生争议,合同当事人应当具体说明质物的名称、数量、质量和现状。例如,如果质物是仪器设备,除了说明仪器设备的名称和数量外,还应当说明用于质押的仪器设备的规格、型号、牌号、出产厂家和出厂日期,并明确质物的现况。
质押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质物保管费用和实现质权的费用。出质人可以与质权人约定仅就主债权或主债权的一部分提供质押担保,以减轻自己的担保风险。
质押合同必须明确质物移交的时间。只有当出质人将质物移交给质权人占有时,质押合同才算生效。如果合同不清楚记载质物移交的时间,或者记载得不明确,那么即使质押合同已经成立,如果债务人或第三人迟迟不移交质物,质押合同也没有生效。因此,合同必须明确规定质物移交的时间。如果债务人或第三人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移交质物,给质权人造成损失的,出质人应当根据其过错承担赔偿责任。
出质人和质权人可以在质押合同中约定其他事项,只要不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这些约定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例如,质押合同是否需要公证,发生争议是否需要仲裁,质权人在占有质物期间的义务等等。
在合同中不得约定在债务履行期满质权人未受清偿时,质物的所有权转移为质权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