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8-05
秦代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实行严刑峻法。在危害皇权类犯罪中规定了谋反、泄露机密等罪名。此外,还规定了偶语诗书、以古非今、诽谤、妖言、诅咒、妄言、非所宜言、投书、不行君令等罪名。
秦亡以后,在汉代出现法律儒家化,偶语诗书、以古非今、非所宜言等罪名被取消。因此,“偶语诗书”,“以古非今”,“非所宜言”都具有秦朝法律文化的专制特色。
明朱元璋认为,“夫法度者,朝廷所以治天下也”,意味着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明律确立了“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刑罚原则。对于贼盗及有关钱粮等事,明律较唐律处刑为重。而对于“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一般性犯罪,明律处罚轻于唐律。
《大明会典》仿制《唐六典》,以六部官制为纲,分述各行政机关执掌与事例。
明代的会审制度为九卿会审、朝审、大审。
谋杀是有预谋的故意杀人。谋杀者在未杀之前就有了杀人的念头,通过计划和行动实施杀人。
故杀是没有预谋、突然起意的故意杀人。故杀者在殴杀之时才起意杀人,没有事先的计划。
根据王又槐对谋杀和故杀的有关论述,选项A中的案例属于故杀。选项B中的案例属于谋杀。选项C中的案例属于故杀。选项D中的案例属于故杀。
西周的婚姻法律原则和制度,如“七出”、“三不去”、“六礼”等,被后世法律所继承和采用,成为中国传统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代的“秋冬行刑”的死刑执行制度对后世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唐、明、清的法律制度。
清末规定的法官和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监狱及狱政管理的改良制度,是清末司法体制上的重大变化。
法国国民会议于1787年8月26日通过《独立宣言》,这一划时代的历史性文件第一次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