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7-22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产品销售需求,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奔波。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各地定居、开展业务,并建立各种联系。
在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中,人们不仅要求国内实现自由贸易,还要求国际间的贸易自由。因此,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国家的闭关锁国政策和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力图改变外国人在国内的地位,使其享有与国内人民和法人相差无几的权利。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第1条宣称要实现"人类……在权利上是平等的"。随后,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第一编第11条规定了"外国人在法国享有与其本国根据条约给予法国人的同样的民事权利"。该条款明确规定了对外国人在民事权利方面实行相互平等待遇的原则,也就是所谓的"国民待遇原则"。
《法国民法典》的规定对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卢森堡、奥地利、挪威、瑞典等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国家的民法典以及阿根廷的宪法都规定了类似的"国民待遇原则"。因此,国民待遇原则逐渐成为国际司法中公认的准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