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的法律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管理法律知识

刑法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的法律规定

点击数:40 更新时间:2024-04-26

 
346802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及其构成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国家有关产品质量、工商行政的管理制度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伪劣产品。伪劣产品包括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产品,掺杂、掺假,以假充真的产品,不合格的产品,失效、变质的产品等。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法规,故意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

行为表现为四种情况: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构成犯罪的要求是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生产者、销售者。一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只要实施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行为均能构成该罪。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往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故意以“假、劣”冒充“真、好”。本罪多以营利和获取非法利润为目的,但不以营利为目的也可以构成本罪。过失不构成本罪。

延伸阅读
  1. 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犯罪,如何判刑
  2. 生产冒牌食品是否要判刑
  3.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4.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法律责任与处罚
  5. 法院对制造伪劣产品罪的裁量标准及影响分析

产品质量热门知识

  1. 国务院法制办、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人就《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答记者问
  2. 产品缺陷与赔偿责任
  3.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规范移动、固定电话机消费者投诉处理办法
  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售卖三无产品被起诉至法院,法院会如何判决?
  5. 食品安全问题惩罚性赔偿是合理的吗?
  6. 外出就餐吃到异物得10倍的赔偿吗
  7. 点外卖吃坏了肚子商家不承认如何维权
产品质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