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5-25
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包括主观要件、客观方面、客观要件和因果关系。
1. 主观要件:行为人的行为必须具有恶意,并在道德上可非难。这意味着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是故意的,或者明显不考虑他人权益,具有严重疏忽行为和重大过失行为。
2. 客观方面:行为人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实施了损害受害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作为的行为是指行为人积极地实施了某些行为导致损害结果的发生;不作为的行为是指行为人消极地放任损害结果的发生。此外,对于那些虽然不构成犯罪,但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也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
3. 客观要件:行为人的不法行为必须确实造成了受害人的损失。这个损失既包括直接的财产损失,也包括可期待利益的损失,还应当包括非物质损害的损失,主要是精神损失。
4. 因果关系:损害结果和不法行为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所发生的损害结果必须是由于不法行为人的不法行为造成的,而不是其他的原因造成的。
在侵权领域只要符合前述构成要件,就可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在合同领域,原则上也可以适用,但要作出一定的限制。
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范围包括:
1. 故意违约:当一方故意违约时,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
2. 重大过失违约:当一方因重大过失而违约时,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
3. 特殊合同关系:在某些特殊合同关系中,不论过错与否,一律适用惩罚性赔偿。例如银行和储户、雇主和雇工、律师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等。这是因为合同一方拥有较强的交易势力,另一方无法与之抗衡。
4. 违约方有机会容易逃脱责任时:在有些情况下,即当违约方有机会容易逃脱责任时,也可适用惩罚性赔偿。
惩罚性赔偿的前提是请求权主体是商品房的买受人,并且惩罚性赔偿只适用于特定情形。
1. 请求权主体是商品房的买受人:商品房是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对社会公众销售的房屋,存量房、经济适用房、集资房和宅基地则不适用惩罚性赔偿。
2. 适用惩罚性赔偿尽适用于特定情形:根据《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规定,只有欺诈与违约行为中的六种情形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其他欺诈与违约行为不适用惩罚性赔偿,出卖人只需承担一般违约责任。
3. 合同无效或效力终止:买受人主张惩罚性赔偿,首先应当请求宣告买卖合同无效,或者请求撤销、解除买卖合同。如果买受人不请求确认买卖合同无效,或者不请求撤销、解除买卖合同,即使出卖人存在欺诈与恶意违约行为,买受人也不能主张惩罚性赔偿。
综上所述,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是根据主观要件、客观方面、客观要件和因果关系来确定的。在侵权领域中只要符合一定的构成要件就可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以上是关于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