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租方经营困难能否解除合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类别 > 合同法规法律知识

承租方经营困难能否解除合同?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4

 
389745

缺乏合同约定导致争议在租赁合同订立时,双方只约定了违约责任,并未明确规定承租方单方解除合同的条款。因此,当承租方面临经营困难时,要求单方解除合同引发了争议。虽然合同法规定了协议解除的情形,但由于双方在出现纠纷后未达成一致意见,因此不符合合同法关于协议解除的要求。因此,承租方只能依据合同法解除合同。

承租方解除合同的依据承租方主张“市场不景气导致经营亏损,继续经营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合同目的已无法实现”。虽然承租方没有明确指出所依据的具体法律条款,但根据其陈述,可以认为其依据的法律条款更接近于合同法第一款“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根据民法通则,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通常指自然灾害、政府行为和社会异常事件等排除商业风险的情况。然而,在本案中,承租方提出的辩护理由是“经济不景气”,这绝对不构成不可抗力。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市场不景气是可以预见的;与承租方经营的餐饮业同类型的其他餐饮企业经营良好,收益可观,说明可以避免和克服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因此,经济不景气只是商业风险,经营亏损也不是法定解除合同的理由。

承租方擅自腾房的违约行为承租方擅自腾房并退租,明确表示违约。根据合同法规定,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的情况下,只有守约方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如果违约方也享有解除权,将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助长违约行为。

承租方的合同权利承租方订立租赁合同的目的是获得房屋使用权。一旦承租房屋交付,承租方可以自由行使合同权利,包括自由选择如何使用承租房屋,只要不违反合同约定。出租方和第三方都无权干涉承租方对房屋的使用与否、以及如何使用。因此,承租方擅自腾房是其行使合同权利的表现。出租方并非要求承租方恢复经营,而是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支付房租以及延迟支付房租的违约金。

结论综上所述,承租方面临经营困难时能否解除合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承租方所面临的经济困难并不构成不可抗力,因此不符合解除合同的条件。承租方擅自腾房并退租属于违约行为,守约方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咨询专业律师。

合同类别热门知识

  1. 旅游纠纷的维权方式
  2. 二手房交易中的公证提存
  3. 门面房租赁协议
  4. 承租方经营困难能否解除合同?
  5. 昌邑法院审结伪造经济合同诈骗案
  6. 担保合同及于违约责任
  7. 房屋租赁违约怎么处理
合同类别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