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6-28
本罪的客体是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机构的正常活动及国家其他有关机关的正常活动。
进出口商检制度是国际惯例,对于保证进出口商品的质量,维护对外贸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的人员责任重大,如果徇私舞弊,导致不合格的商品进口或出口,或者合格的商品不能进口或出口,就会损害我国的经济利益,破坏对外经贸关系,甚至影响我国的国际声誉。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故意伪造检验结果的行为。
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是指行为人明知商检制度和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法律、法规有关商品检验的规定,却为图私利、徇私情,滥用职权,违背事实,作出虚假的商检结果或者检验证书。
本罪的行为形式多样,如对不合格的商品作检验合格的结果,对合格的商品作检验不合格的结果,为出具检验证书更换检验标的物,或者直接篡改检验证书等。
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检验结果的行为,就已经侵犯了国家的进出口商检制度,构成犯罪既遂。造成严重后果只是加重法定刑的问题。
本罪的主体为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
国家商检部门是指国务院商品检验部门,即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商检机构是指国家商检部门设在各地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即各省、市、自治区进出口商品检验局。
在国家商检部门或商检机构指定的检验机构中工作的人员,如果有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行为,也应以本罪论处。
国家商检部门或商检机构指定的检验机构是指国家商检局指定的专门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的法人机构,如中国**口商品检验总公司及其分公司,以及其他专门负责对特殊进出口商品进行检验的机构。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
即使是故意但不徇私,而滥用职权伪造、出具虚假商检结果的,如果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则应以滥用职权罪定罪。
本罪的动机多种多样,如帮助亲朋好友、泄愤报复、讨好上级、为了个人私欲等。动机如何,不会影响本罪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