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6-14
1、WTO成员方通报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数量不断增加。根据WTO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动植物检疫和卫生措施协议》规定,成员方在制定和实施可能对世界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性措施前,应向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委员会或动植物检疫和卫生措施委员会通报,并给予其他成员评议时间。2005年,共有46个WTO成员向WTO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委员会和动植物检疫和卫生措施委员会通报了1525项技术性贸易壁垒,比2004年增长了7.77%。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通报617项,增长了9.59%;动植物检疫和卫生措施通报908项,增长了6.57%。从1996年到2005年,WTO成员通报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累计达到11447项。
2、技术性贸易壁垒实施的连带效应和示范效应比较严重。一旦某种产品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很容易波及其他相关产品甚至整个产业。例如,斯洛伐克共和国在2003年5月通过的钢铁制品标准新指令(G/TBT/N/SVK/5),将原本只包括工业用板材与管道、加热管、焊接钢管、脚手架、桶及类似的容器、钢缆、压力罐、链条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迅速扩大到软管、运送装置、传送带、内置管道、皮革产品、木材和木制品等。同时,一个国家实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往往会对其他国家产生示范效应,促使其他国家效仿。以欧盟在2002年1月25日以中国蜂蜜中氯霉素含量超标为由决定暂停进口中国蜂蜜产品为例,匈牙利、俄罗斯等国紧随其后效仿。受欧盟禁令影响,沙特于2002年2月初宣布禁止进口中国蜂蜜,并至今未解禁;日本也于同期开始对进口中国蜂蜜进行10%的抽样检验,检测氯霉素等抗生素残留;加拿大于2月20日开始对中国蜂蜜加强抗生素检验,并要求对进口蜂蜜中苯酚和19种磺胺等残留物进行检测;美国FDA于5月宣布中国蜂蜜氯霉素残留检测限值为0.3ppb,至今该标准未放宽,并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自2002年以来,我国对美国蜂蜜的出口量和出口额都较2002年前下降了约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