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法条释义及其相关解释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3-08
侵占罪的定义及要素
一、侵占罪的概念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二、侵占罪的客体要件
侵占罪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遗忘物是指出于遗忘者的本意,本应带走却因遗忘没有带走的财物。遗失物与遗忘物不同,遗失物是失主丢失的财物,失去对财物的控制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也不知道丢失的时间和地点,拾捡者一般不知道也难以找到丢失之人。遗忘物是刚刚、暂时遗忘之物,遗忘者对之失去的控制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会很快回想起来遗忘的时间与地点,回来寻找,而拾拣者一般也知道遗忘者是谁。遗忘物也不同于遗弃物,后者是所有人或保管者不再需要而基于自己的意志加以处分而抛弃的财物。埋藏物是指为隐藏而埋于地下之物。无论是代为保管之物还是遗忘物以及埋藏物都必须是他人的财物。他人在这里仅指公民个人,不包括国家或单位。
三、侵占罪的客观要件
侵占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1. 必须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财物。合法持有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接受他人的馈赠,通过合法交易等。侵占罪的合法持有包括代为保管、拾捡遗忘物、发掘得到他人的埋藏物。行为人如果将财物非法占有,不构成侵占罪,而是构成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2. 必须将他人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还。占为己有是指将他人交为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当成自己的财物,以所有人自居,擅自处分、使用和收益。拒不交还是指依法、依约而当将他人的财物退还而拒不退还。
四、侵占罪的主体要件
侵占罪的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五、侵占罪的主观要件
侵占罪的主观要件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过失不能构成侵占罪。构成侵占罪还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仅有故意而无非法占有之目的不能构成侵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