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工伤医疗期和待遇的法律解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事实劳动关系法律知识

非工伤医疗期和待遇的法律解析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5-18

 
334158

职工工伤的法律规定

一、职工工伤的界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并未明确界定职工工伤的概念,而是通过列举具体情形来确定工伤的认定标准。例如,《保险办法》规定了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和不应认定为工伤的情形,而《保险条例》则区分了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和视同工伤的情形,同时规定了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情形。两者对工伤的认定标准相似,但在对不应认定为工伤的情形的范围上存在差异。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保险条例》作为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保险办法》这一部门规章。

二、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情形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是指职工在非职业原因下患病或受伤的情况。

三、职工工伤医疗期及待遇的规定

(一)职工工伤医疗期的规定
根据《保险条例》第31条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称为停工留薪期。一般情况下,停工留薪期不超过12个月。但在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的情况下,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如果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继续治疗,可以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二)职工工伤医疗期待遇的规定
根据《保险条例》第29条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进行治疗时,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具体包括:

1. 根据第29条第3款的规定,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和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根据第29条第4款前段的规定,职工住院治疗工伤时,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放住院伙食补助费。

3. 根据第29条第4款后段的规定,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并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的交通和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4. 根据第29条第6款的规定,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时,符合规定的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5. 根据第31条第1款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时,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6. 根据第31条第3款的规定,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时,由所在单位负责提供。

工伤职工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形包括:

1. 丧失享受待遇条件;

2. 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

3. 拒绝治疗;

4. 被判刑并正在收监执行。

延伸阅读
  1. 工伤鉴定程序及报销流程
  2. 工伤申报期间谁付工资
  3. 工伤九级伤残赔偿标准2024多少钱
  4. 工伤认定后的赔偿处理方式
  5. 工伤保险赔偿范围及责任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2.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及手续
  3. 劳动关系转移及经济补偿
  4.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
  5. 农民工维权:合法途径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6. 临时工伤亡赔偿标准
  7.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