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强迫交易罪的合法性与存在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自主选择权法律知识

探讨强迫交易罪的合法性与存在问题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2-02

 
332767

强迫交易罪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强迫交易罪侵犯的客体包含两方面:一是交易对应方的合法权益,二是商品交易市场的正常秩序。在现实生活中,交易双方强买强卖、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行为破坏了市场交易秩序,侵害了消费者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如果行为人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行交易,就具有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客观要件

强迫交易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暴力是指对被强迫人的人身或财产实行强制或打击,威胁是指对被害人实际精神强制,以加害其人身、毁坏其财物等相要挟。违背他人意志,强迫他人与己或者第三人交易是本罪的本质特征。

三、主体要件

强迫交易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也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与过失不构成本罪。

如何认定强迫交易罪

一、强迫交易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

强迫交易行为属一种扰乱市场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为了不致于打击面过大,强行商品交易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犯罪。情节严重包括促成不公平交易、非法获利数额较大、多次强迫交易、社会影响恶劣、给被害人及家庭引起严重后果、强迫交易严重扰乱市场、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强迫交易等。

二、强迫交易罪的"交易中"之条件的认定

本罪必须发生在商品交易或服务交易中,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有交易事实存在。如果没有这种交易存在,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立即劫取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是抢劫行为,而不构成强迫交易罪。

三、一罪与数罪的界限

强迫交易罪在实施过程中,因行为人的暴力可能致人伤亡。如果致人伤亡的,应当分别定罪量刑,以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罚。

处罚

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土地承包合同签订要求
  2. 可以撤诉又同一天再次起诉吗
  3. 试用期完离职扣一半工资的法律问题解析
  4. 单方能否变更夫妻共同遗嘱
  5. 合同总则

消费者权利热门知识

  1. 中国化工昌邑石化加油站存在的问题
  2. 商家强迫交易行为的法律责任
  3. 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
  4. 价格欺诈常见形式
  5. 一、通过恐吓业主承揽工程
  6. 价格欺诈的定义与法律规定
  7. 虚假广告的法律定义及表现形式
消费者权利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