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法定解除与个人权益保障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履行不能法律知识

合同的法定解除与个人权益保障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1-19

 
330717

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合同解除

不可抗力的定义和要件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53条的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首先具有客观性的特点,它是发生在当事人外部的事件,不受当事人意志的支配。其次,对何种事件能成为不可抗力的确定,则需考虑当事人是否尽到了应有的注意义务的主观因素。

不可抗力的具体外延

根据各国立法及我国学说上的观点,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自然灾害、政府行为和社会突发事件。自然灾害被认为是典型的不可抗力,但其具体范围会随着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预见能力、避免能力和克服能力的提高而逐渐缩小。政府行为指的是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因政府发布新的法律和行政法规而导致合同客观上不能履行。社会突发事件如战争等的突然发生也可以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合同解除的要件

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合同解除时,除需存在不可抗力外,还需具备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要件。合同目的主要指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经济目的,即通过合同这种法律手段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当不可抗力的出现使合同的目的落空时,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有权解除合同。

因预期违约导致的合同解除

预期违约的定义和要件

预期违约,又称之为先期违约,是指合同一方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时间到来之前毁弃合同。根据英美法,如果合同的任何一方在合同规定的履行合同的时间到来之前毁弃合同,另一方常可以将这种毁弃作为现时发生的对合同的重大违反,并立即就毁约方所许诺的履行的整个价值提起诉讼。

因预期违约导致的合同解除的要件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94条第2款之规定,预期违约的两种表现形态是: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即拒绝履行;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对于预期违约导致的合同解除,必须具备以上两种表现形态。

因迟延履行且经催告导致的合同解除

迟延履行的定义和要件

迟延履行包括给付迟延和受领迟延。给付迟延是指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到来时,能够履行而没有按期履行债务。受领迟延则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做出履行时,未能及时接受债务人的履行或没有为债务人履行债务提供必要的协作。

因迟延履行且经催告导致的合同解除的要件

根据《合同法》第94条第3款所规定的当为给付迟延。迟延履行导致的合同解除可以分为非定期行为履行迟延和定期行为履行迟延。非定期行为履行迟延需要具备债务人在履行期届满后未履行义务或债权人未按期接受债务人的履行的要件。定期行为履行迟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因违约导致的合同解除

违约的定义和形式

当事人一方不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当事人一方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即是该当事人违约。违约的形式有很多,包括迟延履行债务、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不按约定的地点履行等。

因违约导致的合同解除的要件

当事人一方有违约行为并不必然导致另一方享有解除权,只有在一方违约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时,另一方才享有解除权。

因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导致的合同解除

除上述情形外,根据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可以根据该法律规定,单方解除合同。例如,《合同法》第148条规定,因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根据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导致的合同解除,当事人可以依法行使解除权。
延伸阅读
  1. 不上班了但未解除合同还发工资吗,什么情况下不上班也有工资
  2. 解除权的消灭情况
  3. 解除合同和终止合同的区别
  4. 土地承包合同的解除条件
  5. 股东被解除合同是否需要补偿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2.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3.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4.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5.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6. 行使不安抗辩权合同履行期是否会发生改变
  7.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