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是否有权力强制调岗降薪?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法律知识

用人单位是否有权力强制调岗降薪?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5-26

 
329662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调岗降薪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变更必须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一旦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1.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不能从事原工作

如果劳动者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2.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

如果劳动者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然而,用人单位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现有的工作,并且调整岗位应当具有合理性。

3. 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如果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并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在调岗降薪时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现有的工作,并且调整岗位应当具有合理性。此外,如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1. 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2. 需提前通知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根据上述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根据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给予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给予1个月,其中第二种情形最多给予12个月。

3.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或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形

如果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应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员工说明情况并听取意见,经向劳动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根据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根据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给予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给予1个月。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延伸阅读
  1. 用人单位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的义务
  2. 劳动者承诺放弃缴纳社保,违反法律规定无效
  3. 劳动合同纠纷中的反诉权
  4. 工厂搬迁同一个市有补偿吗
  5. 子公司被解除合同如何赔偿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一、劳动关系的确认
  2. 发放工资记录确认劳动关系
  3.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
  4. 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
  5. 拘留期间是否可解除劳动关系
  6. 60岁员工签劳务合同的法律依据
  7. 伤残补偿金是否属于遗产继承范围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劳动关系确认解决方案

  1. 工作不想做了需要预告解除吗
  2. 劳动者有过错用人单位可随时解除
  3.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立即解除
  4. 被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怎么办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遭遇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后怎么办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合同下载

  1.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协议范本
  2. 医疗期满解除劳动合同协议范本
  3. 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协议范本
  4.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