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索赔路:一名因工致残临时工的法律指引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5-13
法律维权:一个工伤案例的艰辛之路
引言
张斌是一个身体因工残疾、饱经人间酸苦的小伙子。近日,他手捧印有“秉公办案,法律卫士”的锦旗来到浙江省仙居县检察院,感谢帮他主持公道的检察官。他说:“没有检察院为我讨公道,我没有勇气活到今天。”
背景
1992年11月,高中毕业的张斌被浙江省仙居县邮电局招用为报刊投递临时工。虽然只是个小小的临时工,但他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职业自豪感。然而,一场意外的事故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1997年11月,他在骑车投递报刊时被一辆拖拉机上的毛竹戳伤右眼,导致严重的视力损伤。由于他是临时工,邮电局只同意发给他一次性伤残补助费,而不给予工伤保险待遇。
法律诉讼
张斌不服邮电局的决定,他认为自己应该享受到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于是,他向县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但并没有得到工伤保险待遇。于是,他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县邮政局和县电信局支付医疗费用、伤残补助金等合计2.65万余元,并安排工作,享受职工待遇等相关的工作保险待遇。然而,法院一审和二审都判决对被告单位有限度的责任,没有给予张斌工伤保险待遇。
检察机关介入
张斌不服法院的判决,于是他来到浙江省检察院申诉。浙江省检察院认为,工伤保险待遇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劳动者是否参加社会保险并无必然联系。劳动者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不论企业是否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费。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邮电部门的规定,张斌应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因此,县检察院将此案移送上级人民检察院,并建议提出抗诉。
终审判决
经过上级人民检察院的抗诉,省高级法院对案件进行了再审,并作出终审判决。根据判决书,县邮政局和县电信局应按资产比例来分担张斌的医疗费用、工伤津贴等9000多元,并向张斌支付伤残抚恤金。这个终审判决给了张斌一个公道,他感动地来到母亲的墓前,为她念着这份判决书。
结论
这个工伤案例的艰辛之路最终有了结果。通过法律诉讼和检察机关的介入,张斌最终获得了应有的工伤保险待遇。这个案例不仅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和正义,也为其他工伤受害者树立了一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