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残疾的定义与特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法律条文法律知识

精神残疾的定义与特征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2-20

 
326998

精神残疾的定义和分类

精神残疾是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由于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一、精神残疾的分类

根据精神残疾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1. 精神残疾一级:适应行为严重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忽视自己的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不与人交往,无法从事工作,不能学习新事物。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的支持,生活长期、全部需他人监护。

2. 精神残疾二级:适应行为重度障碍;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基本不与人交往,只与照顾者简单交往,能理解照顾者的简单指令,有一定学习能力。监护下能从事简单劳动。能表达自己的基本需求,偶尔被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广泛的支持,大部分生活仍需他人照料。

3. 精神残疾三级:适应行为中度障碍;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可以与人进行简单交流,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能独立从事简单劳动,能学习新事物,但学习能力明显比一般人差。被动参与社交活动,偶尔能主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部分的支持,即所需要的支持服务是经常性的、短时间的需求,部分生活需由他人照料。

4. 精神残疾四级:适应行为轻度障碍;生活上基本自理,但自理能力比一般人差,有时忽略个人卫生。能与人交往,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较差,能从事一般的工作,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比一般人稍差;偶尔需要环境提供支持,一般情况下生活不需要由他人照料。

二、精神残疾证的待遇

根据不同地区的政策,精神残疾证持有者可以享受一些优惠待遇:

1. 可以提前退休、请假不扣工资、方便办理病退。

2. 可领取相应的低保补助。

3. 可免费乘坐公交车、免费进公园。

4. 可享受经济适用房、药费补贴甚至减免,医务人员上门免费服务及健康咨询等。

具体的补助标准和政策可以向当地政府或残联咨询。

总之,持有精神残疾证可以享受国家提供的一系列福利,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延伸阅读
  1. 劳动关系的法律定义和特征
  2. 关于×××(人)××××案的辩护词
  3. 如何甄别民间借贷中的非法集资
  4. 认定邪教的标准是什么
  5.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劳动法规热门知识

  1. 劳动争议案件:刘某与公司的解除劳动合同纠纷
  2. 劳动合同解除的合法性问题
  3. 工伤职工的福利待遇与在职员工是否一致
  4. 支付职工出差借款、收到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报销差旅费大于借款的账务处理方法
  5. 外出务工人员的界定
  6. 刑罚罚金的标准是多少钱一次
  7. 刑罚罚金的减免政策有哪些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