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中的人身关系及其法律意义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法律知识

民法中的人身关系及其法律意义

点击数:52 更新时间:2024-10-27

 
326446

民法中的人身关系及其特点

人身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具有人身属性的社会关系,其内容涉及特定精神利益而非经济利益。在民法中,人身关系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主体的地位平等

民法所调整的人身关系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一方管理和被管理、命令和被命令、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各方应平等相待,互不干涉。任何主体地位不平等、一方可支配另一方的人身关系都不属于民法调整范围。

二、与民事权力的享受和行使有关

人身关系有的与民事权利的享受与行使有关,有的与政治权利的享受与行使有关,但与民事权利的享受和行使无关的人身关系不在民法调整范围内。举例来说,基于自然人的身体、健康、姓名、名誉而发生的人身关系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因为它与自然人享受和行使民事权利有关。而基于选民身份或某一党团成员身份而发生的人身关系与民事权利的享受和行使无关,不受民法调整。

三、与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

人身关系是建立在主体的自身基础上的社会关系,与主体的人身是不可分离的。人身关系不仅仅是经济内容,更包含特定的精神利益。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没有任何内容。有的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无直接联系,但是是主体存在的条件,是主体取得财产利益的前提,例如自然人的生命健康关系。有的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直接相关,例如基于自然人的发明、发现而产生的人身关系。

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其中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

中国的大部分民法学者对人身关系的理解与西方主要国家学界的理解不同。中国学者将人身关系理解为人格权关系、亲属关系和知识产权中的身份关系,而西方学界将其理解为关于主体的法律能力的规定、人格权关系和亲属关系。后者的理解范围远大于前者。中国对主体资格问题的遗漏导致了对人身关系重要性的低估,并使其在立法相关条文中的位置较为次要。

延伸阅读
  1. 一、申请事故伤残评定的程序
  2. 无购房资格能签合同吗
  3. 委托开发合同中委托人应尽哪些合同义务
  4. 债权转让协议和欠条的关系
  5. 涉外劳动纠纷案件的处理方法

一般侵权热门知识

  1. 我国偷拍行为侵犯的权利
  2. 出售个人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规定
  3.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
  4. 手机号是否构成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
  5. 微信二维码转账的钱能追回吗
  6. 微信上被骗了钱怎么办?还可以追回吗?
  7. 根据规定干洗店把衣服洗坏了怎么赔偿
一般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2. 餐饮员工劳务合同范本
  3. 聘用退休人员劳务合同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