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时征用土地补偿标准的法律解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争议 > 消费争议赔偿法律知识

关于临时征用土地补偿标准的法律解析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2-26

 
326395

不久前,杨某请朋友们喝啤酒。几瓶之后,杨某又提起一瓶准备开盖,突然发现瓶中有异物,仔细观察才知是一只苍蝇。于是他开玩笑说:“啤酒厂造了这么差的酒,他得赔我们,我让他拉一车酒他也得给。”朋友们纷纷说不可能。于是杨某当场按酒瓶上的地址与啤酒厂家进行了联系,得到的答复却是只赔两瓶啤酒。杨某非常气愤,向报社进行了反映。厂家有关负责人却告诉记者,杨某要赔一车,张口太大,态度不好,还说不行找报社反映,这是敲诈行为。

杨某真的构成敲诈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敲诈是指用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索公私财物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之一就是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对被害人实施威胁、要挟方法,强迫被害人交付财物或提供财产性利益。敲诈勒索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面对被害人直接威胁、要挟,也可以通过投寄恐吓信件,或者由第三人转达口信等方式威胁、要挟;可以是赤裸裸的威胁、要挟,也可以用暗示的方法威胁、要挟;可以是抓住被害人的某种把柄,或者是制造某种借口进行勒索,也可以是毫无把柄或借口而进行勒索。但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凡是足以使人产生恐惧而被迫交付财物的,就构成敲诈。具体到本案:

首先,杨某提出索赔是法律赋予他的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中均明确规定,当生产者、经营者损害消费者利益,造成消费者损失时,消费者具有索赔权。杨某作为消费者,鉴于发生在自身的情况,提出赔偿请求及数额,是对法律赋予其权利的行使,是针对生产者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在厂家拒绝其要求时,向新闻媒体反映,是想通过舆论干预此类现象,也是保护自身权利的一种方式,是正当、合法的途径。

其次,杨某没有实施威胁或要挟行为。杨某无论直接打电话要厂家赔一车啤酒、还是找报社反映,已明确公开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而不是藏头露尾。他没有以此为把柄赤裸裸地或暗示如厂家不按其要求赔偿一车啤酒,将通过何种方式损害厂家利益,也不足以对厂家造成恐惧感而被迫交付一车啤酒。杨某与厂家之间是处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纠纷——索赔与被索赔,不存在强迫与被强迫、威胁与被威胁、要挟与被要挟。至于索赔金额的大小、计算是否实事求是,可通过举证和依据法律来裁决,不能认为要求过高则构成犯罪,法律上也没有如此规定。 

再次,杨某之举不属于“强索公私财物”。杨某的目的是为获得赔偿,其索要赔偿一车啤酒,仅仅是其单方的意思表示,尽管厂家认为要求过高,但并不等于厂家必须照单全付。因为对杨某的要求,厂家给不给以及给多少,完全取决于厂家,厂家既有权充分发表意见,也可以明明白白地摆出拒绝的理由,杨某也可以清清楚楚地陈述自己的道理和依据,也就是说双方可以在一起或者在第三人参与下正正当当地协商解决。

作者:兴国法院 曾育

延伸阅读
  1. 农民住宅拆迁补偿
  2. 农村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标准详解
  3. 什么是土地征收
  4.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的认定
  5. 高速公路赔偿标准

消费争议热门知识

  1. 价格欺诈的法律处罚
  2. 举证材料的种类和要求
  3. 消费者产品责任诉讼的证据要求
  4. 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联系地址
  5. 消费者维权途径及注意事项
  6. 虚假宣传对消费者权益的影响及索赔方式
  7. 消费欺诈的构成要素
消费争议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