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法院是否有受理的权力和条件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3-28
劳动关系争议的处理方式
引言
刘某在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并受伤,他向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认定工伤。然而,在认定过程中,刘某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对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存有分歧。本文将探讨劳动关系争议的处理方式,并评析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的适用性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5月25日发布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五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引发争议时,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是否应受理争议
有一种观点认为,法院应受理此类争议。根据劳动法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法院不受理此类争议,则会限制当事人的救济途径,并使仲裁裁决的效力无法确定。然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法院不应受理此类争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包括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纠纷、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的纠纷以及退休后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然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引发的争议并不属于上述规定的劳动争议案件之列。
评析与建议
笔者认同第二种观点,认为《通知》第五条增加了当事人讼累,并给劳动者、行政部门和法院带来困扰。因此,建议废除《通知》第五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引发的争议应作为处理劳动争议所需认定事实的一部分来解决,而不应单独作为劳动争议处理。在工伤认定中发生此类争议,可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工伤认定中解决,不服认定可提起行政诉讼;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中发生此类争议,可以通过仲裁解决,不服裁决可提起民事诉讼。这样的处理方式既能减少当事人的讼累,也能保护行政权和司法权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