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请求如何变更?必读法律指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诉讼请求如何变更?必读法律指南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06-21

 
319594

诉讼请求的变更

定义

诉讼请求的变更是指当事人将先前提出的诉讼请求变更为新的诉讼请求。这包括原告诉讼请求的变更、被告反诉请求的变更以及第三人参加诉讼的诉讼请求的变更。

证据的提交与诉讼请求的变更

当事人提交证据是为了证明其诉讼请求的成立。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人民法院可能会发现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和民事行为的效力与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并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应允许当事人在人民法院对法律关系性质和民事行为效力的认定基础上,变更诉讼请求。同时,人民法院也有告知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义务。

允许变更的理由

一是不同的人对法律关系性质和民事诉讼行为的效力认定可能不同,甚至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当事人及其律师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法律关系的性质和民事行为的效力形成偏向自身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以法院对事实的认定为基础,当事人举证、质证、法院判断认定证据都应围绕法院确认的法律关系和争点进行,因此法院应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二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我国社会公众的诉讼水平不高,法律知识较低。因此,当事人对案件法律关系的性质及民事诉讼行为的效力认识难以清楚明确。在绝大多数民事案件中,当事人因财力问题不能聘请律师。因此,允许当事人更改诉讼请求,法院应就诉讼请求变更及理由向当事人阐明。

法院的处理

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可能基于各种情形不愿变更诉讼请求。法院应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继续进行原诉讼。在事实清楚的情况下,法院可以直接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但这并不妨碍当事人今后就此法律关系另行起诉。

依据指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对于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除非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
延伸阅读
  1. 离婚后,对离婚协议有异议或反悔的程序
  2. 乙方和丙方欺骗签署的合同是否有效
  3. 刑事上诉状范本
  4. 离婚过户房产的时效问题
  5. 提交上诉状后是否可以更改上诉请求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合议庭宣判的时间
  2. 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不同的刑事民事诉讼模式
  3.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
  4. 律师会见在押犯人的时间和次数
  5. 刑事级别管辖的含义
  6. 犯罪后车辆返还的法律问题
  7. 刑民交叉的理解与适用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