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刑事质证的主体对象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管理法律知识

探讨刑事质证的主体对象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3-20

 
319083

质证的对象及其范围

质证的对象

质证的对象是指在审判中由一方提出并由对方进行质疑或质问的证据。质证的对象并不仅限于言词证据或证人证言,现行刑诉法规定的全部七种证据应当并且都能成为质证的对象。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也应当接受质证。

质证的例外情况也即是免于质证的证据与免证事实之间存在区别,不能对它们划等号。

质证的对象范围

关于质证的对象范围,现行刑事诉讼法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做法不一,有的法院仅对证人证言进行质证,有的法院仅对言词证据进行质证,有的法院对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全部七种证据都进行质证。

笔者认为,质证的对象不应仅限定为言词证据或者是证人证言,而应包括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全部七种证据。

质证的方式

针对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等言词证据来说,质证的基本方式是质问或交叉询问。

针对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实物证据来说,质证的主要方式是对证据的内容或特征提出质疑,也包括对收集、提取、保管、提交该实物证据的人进行交叉询问。

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质证问题

在讨论质证对象时,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应否接受质证及如何接受质证,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由于我国目前采用的不是彻底的抗辩式诉讼模式,而是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相结合的诉讼模式,所以法官在审判中还有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职责。

法官的庭外调查权对查明案件事实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对法院自行收集的证据应否质证、如何质证,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却都没有明确规定。

司法实践中法院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质证问题

法院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质证方式不一致

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法院自行调查收集的证据的质证问题,做法很不一致。有的法院只是将自己调查收集的证据在法庭上宣读一下,不让当事人质证;有的法院在将自己调查收集的证据宣读以后,分别征询一下当事人双方的意见;有的法院对于自己调查收集的证据让当事人双方质证。

对此,少数法官认为,法院直接调查收集的证据在法庭上再出示并听取各方意见,难以避免法官受质询的尴尬,因此,只要取证时通知控辩双方到场,就不需要再在法庭上举证,而可以直接将其用作定案证据。大多数法官则认为,应当将调查所获得的有证明价值的证据在法庭上出示并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

法院自行调查收集的证据应当经过当事人的质证

笔者认为,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并不一定比当事人收集的证据更加具有客观性、关联性、真实性和合法性,不应具有优越地位。虽然法院的中立地位有助于保证其所调查取得的证据的可靠性,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证据的可靠性仍得不到百分之百的保证。如果不让当事人对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进行质证,实际上就剥夺了当事人对这部分证据的质证权,庭外调查最终将会演变成法官的自我取证、自我评价、自我裁断,不利于法院查清案件事实。所以,法院自行调查收集的证据也应当经过当事人的质证,特别是要接受该证据可能对其不利的一方当事人的质证,才能作为定案根据。

人民法院依辩护律师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的质证

对于人民法院依辩护律师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如何质证,现行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虽没有明确规定,但在关于民事诉讼的司法解释中却有类似规定。根据相关规定,法庭调查时,法官可以将自行调查收集的证据出示给原告、被告和第三人进行质证。

笔者认为,对于人民法院依辩护律师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应当交由辩护方在庭审时出示,并由控诉方进行质证。但需要注意的是,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工作人员应当与审理案件的法官相分离,最好是在法院内部成立调查收集证据的专门机构和专门工作人员。虽然这种证据交由辩护方出示,但法院调查收集该证据的工作人员应当就调查收集该证据的有关情况予以说明。

质证的例外情况

在诉讼活动中,证据一般都要经过质证,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但并非所有的证据都必须进行质证,也就是说,并非有证必质。在考虑具体的质证程序时,需要考虑证据质证的必要性、可能性、诉讼效率和在法庭上出示的问题。

总体上来说,考虑到诉讼成本、司法效率、保守机密等方面的要求,法官可以决定对某些证据免于质证。这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对于当事人双方均已认可的证据,无需进行质证;二是对于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不宜让对方当事人知晓具体内容的证据,法官可以决定不再进行质证,自行审查后直接认定。

此外,有学者认为,在庭审中对一些不需要证明的事实,应该免除控辩双方间的相互质证。这些事实包括一般人共同知晓的常识性事实、法律、法规的内容以及适用等属于审判人员履行职务所应当知晓的事实、在法庭审理中不存在异议的程序事实和法律规定的推定事实。

然而,免于质证的事实并不等同于免于质证的证据。免证事实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不必证明即可确认的事实,而质证的例外情况是对经过举证程序的证据的免于质证。

延伸阅读
  1. 刑事辩护律师的犯罪定位标准是什么
  2. 刑事证据的分类与审查
  3. 刑事证据的分类及其意义
  4. 间接证据的审查判断
  5. 哪些证据属于非法证据排除对象?谁可以提出排除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一个案子两个违法实施如何处罚
  2. 行政处罚违纪党员处理程序
  3.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种类
  4. 行政执法人员的主要权利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6.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7. 城管是否具有执法权的问题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