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5-31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个人或单位。每一种犯罪行为都必须有犯罪主体,可以是一个人或多人,也可以是单位。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具有的心理状态。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在单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该单位的责任人员也应具备相应的主观心理状态。
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例如,在犯诈骗罪的情况下,犯罪人虚构事实并欺骗他人。
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是不同的,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