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法对保险欺诈规定了三种仲裁方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理赔 > 财产保险理赔法律知识

保险法对保险欺诈规定了三种仲裁方式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19-08-09

 
3171
保险可以保障人民在受到意外时,能得到一些补偿。然而一些人为了钱财,利用保险来进行欺诈,这时就需要进行仲裁来解决,而保险法对保险欺诈规定了三种仲裁方式,下面手心律师网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保险法对保险欺诈规定民事仲裁、刑事仲裁和行政仲裁三种仲裁方式。

产生保险欺诈的原因

一、是不良动机者恶意利用保险内在运行机理的特殊性质。保险运行的基本原理是组织社会千家万户、各行各业的忧虑者,分险种类别组合成各个基本同质的群体,并按各类风险出险率以及损失平均值计收保险费,从而筹集起相当规模的保险基金,用以补偿或给付少数遭受灾难者,实现“一人困难,众人分担”,这本是极有意义之事。然而保险对个别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而言,其交付的保险费是很小一部分,而一旦发生保险事故则可获得众人的帮助,最终可获取莫大数额的保险金。保险制度的这一运行机制特点不可否认会被不良用心投保人恶意利用,企图谋骗保险金。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有300%的利润,就会有人铤而走险,敢冒上绞刑架的危险。事实也正如此,保险发展的历史表明从近代人身保险制度诞生的第一年起就发生了这类风险。而保险业也正是在与保险欺诈的斗争中发展、繁荣和普及壮大的。

二、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还不能消除经济犯罪。保险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并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此经济背景下,保险才得以积累起全社会范围的基金规模,才得以具备足够抵御不可抗力可保风险的偿付力,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保障。而随着保险事业的发展,险种的增多以及保险金额的迅速提高,保险欺诈一旦得逞的诱惑力不啻更大。况且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的法制建设都还未能达到消除经济犯罪的地步,保险欺诈也基本呈现逐步增多的趋势。

延伸阅读
  1. 保险欺诈行为的定义
  2. 人寿保险受益人怎样指定
  3. 保险法中对保险诈骗有哪些规定
  4. 加盟合同欺诈 合同可撤销
  5. 骗取社保基金二百万怎么量刑

保险理赔热门知识

  1. 车主贾先生因救治伤员未及时报案,保险公司拒赔
  2. 车险业务对国内产险公司的重要性
  3. 车辆被撞,对方全责,保险公司不赔偿的解决办法
  4. 自杀条款的概述
  5. 交通事故理赔交强险赔偿限额
  6. 在我国无过错方交强险会赔偿吗
  7. 保险理赔时效的规定
保险理赔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