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诈骗的立案标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法律知识

经济诈骗的立案标准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10-18

 
309103

经济诈骗的立案标准

1. 数额较大的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经济诈骗罪并没有明确的说法。然而,根据诈骗罪的规定,立案标准如下:

1) 如果诈骗公共或私人财物的价值在3000元至10000元以上,可以被认定为数额较大;

2) 如果诈骗公共或私人财物的价值在30000元到100000元以上,可以被认定为数额巨大;

3) 如果诈骗公私财物的价值在500000元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

根据数额的大小,对于数额较大的诈骗行为,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对于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诈骗行为,可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诈骗行为,可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当然,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将依照规定处理。

构成诈骗罪的客观要件

1. 欺诈行为

首先,构成诈骗罪的要件之一是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可以从形式上分为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类,而从实质上讲,这两者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情况下,通过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来实现。因此,无论是虚构或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当下或将来的事实,只要具备上述内容,都可以被视为欺诈行为。然而,如果欺诈内容并未导致他人作出财产处分,则不构成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此外,欺诈行为的手段和方法没有限制,既可以是语言欺诈,也可以是动作欺诈。行为人利用这种错误认识获取财产的行为也属于欺诈行为。

2. 对方产生错误认识

其次,欺诈行为必须导致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的错误认识是由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引起的,即使对方在判断上存在一定的错误,也不影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对方必须基于错误认识作出财产处分。如果对方并非因欺诈行为而处分财产,则无法构成诈骗罪。对方只需具备处分财产的权限或地位,无需一定是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为人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提供虚假陈述或虚伪证据,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并从中获得财产的行为被称为诉讼欺诈,但不构成诈骗罪。

3. 被害人作出财产处分

再次,构成诈骗罪要求被害人在陷入错误认识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可以包括直接交付财产、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转移财产性利益的承诺。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后,使他人放弃财物并由行为人取得的情况也应被视为诈骗罪。然而,将类似硬币的金属片投入自动售货机以获取其中商品的行为并不构成诈骗罪,而只能构成盗窃罪。

4. 财产损害

最后,欺诈行为导致被害人财产损害并使行为人获得财产。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只有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才构成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0年11月24日通过的最新司法解释,诈骗罪的数额较大起点为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对于未遂的诈骗行为,但情节严重的,也应定罪并依法处罚。

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的界限

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都使用欺诈手段,后者也可能获得财产利益,这是两者的共同点。然而,它们在主观目的、犯罪手段、财物数额要求和侵犯的客体等方面存在差异。招摇撞骗罪以骗取各种非法利益为目的,行为人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活动,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公共利益或公民合法权益,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招摇撞骗罪所骗取的内容不仅包括财物(无数额多少限制),还包括工作、职务、地位、荣誉等。当犯罪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骗取公私财物时,既侵犯了财产权利,又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属于牵连犯,应根据行为所侵犯的主要客体和主要危害性来确定罪名并从重惩罚。如果骗取财物数额不大,但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应按招摇撞骗罪论处;反之,则定为诈骗罪。如果严重侵犯了两种客体,一般按照一重罪的原则处理;如果分别独立地犯了两种罪,互不牵连,则应根据数罪并罚原则处理。

延伸阅读
  1. 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及刑罚
  2. 网上被骗报案了,警察能追回被骗金额吗?
  3. 诈骗罪24万要多少罚金
  4. 诈骗罪立案前退款是否还要判刑
  5. 信用卡诈骗罪立案标准的解析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领导受贿员工的法律责任
  2. 我国刑法第128条明确规定
  3.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定义和危害
  4. 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
  5.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
  6. 非法传教行为的刑事责任追究
  7. 入党政审不合格的8种情况是什么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