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案件一般多久宣判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法律知识

公诉案件一般多久宣判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3-10-01

 
308860
  一、公诉案件一般多久宣判?

  刑事案件依据起诉的方式,可以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公诉案件的起诉人是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受理公诉案件后,会在一定的期限内审理案件,并且作出判决。

  1、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诉案件后,一般是在受理案件二个月内进行审结的,而最迟不能超过三个月。

  2、如果公诉案件是附带民事诉讼的,法院审结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需要经受理案件的法院院长批准才能延长。

  3、如果案件有特殊情形确实需要延长审判时间的,要报请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准。

  在计算法院审理公诉案件的期限时,会有改变管辖和补充侦查等的情形出现,而改变管辖是从管辖法院收到案件时开始计算的,如果是补充侦查的,从侦查结束移送案件到法院后重新计算审理的期限。

  二、刑事案件一审判决多长时间做出?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未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应当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宣判。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审理期间,对被告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限。在审判过程中,自诉人或者被告人患精神病或者其它严重疾病,以及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被告人脱逃,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审理。

  由于其它不能抗拒的原因,使案件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裁定中止审理。中止审理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审理。中止审理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三、不服刑事一审判决怎么办?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或者诉讼参与人,如果对人民法院做出的判决、裁定不服,可以区分不同情况,通过以下途径和程序解决。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公诉案件会在一定的期限内审理案件作出判决,一般是受理案件后两个月内审结,最迟不超过三个月。以上便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公诉案件一般多久宣判”全文。如果您还有关于刑事辩护方面的疑问,欢迎您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1. 套现从犯量刑多久结案的
  2. 逮捕异地关押多久可以审判
  3. 案件移交检察院多久判
  4. 法庭庭审要多久
  5. 赌博刑事责任到法院多久开庭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规定
  2.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法定程序
  3.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步骤
  4. 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
  5. 胁迫的定义和要件
  6.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7. 民事诉讼中伪证行为的法律后果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