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申请再审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法律知识

行政申请再审规定

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3-09-26

 
307854

行政申请再审规定

一、再审申请的条件

再审申请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再审申请人必须是生效裁判文书中列明的当事人,或者是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但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被列为当事人。

(二)受理再审申请的法院必须是作出生效裁判的上一级人民法院。

(三)申请再审的裁判必须符合行政诉讼法第九十条的规定。

(四)申请再审的事由必须属于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的情形。

二、申请再审所需提交的材料

(一)再审申请人需提交再审申请书,申请书原件份数为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总数再加一份。

(二)再审申请书需包括以下事项:

1. 再审申请人、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自然人应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住址、有效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法人或其他组织应包括名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有效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

2. 原审人民法院的名称,原审判决、裁定或调解书的案号。

3. 具体的再审请求。

4. 申请再审的具体法定事由(需列明所依据的行政诉讼法的具体条款)及事实、理由。

5. 受理再审申请的人民法院名称。

6. 再审申请人的签名、捺印或盖章。

7. 递交再审申请书的日期。

(三)再审申请人除提交符合规定的再审申请书外,还需提交以下材料:

1. 自然人应提交身份证明复印件;法人或其他组织应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无法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应提交情况说明。

2. 如委托他人代为申请再审,除提交授权委托书外,如代理人为律师,应提交律师事务所函原件和律师执业证复印件;如代理人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提交基层法律服务所函原件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复印件,以及当事人位于本辖区内的证明材料。如代理人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应提交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和与当事人有近亲属关系的证明材料;如代理人为当事人的工作人员,应提交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和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材料;如代理人为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或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应提交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推荐材料和当事人隶属于该社区、单位的证明材料。

3. 申请再审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经核对无误的复印件。如判决、裁定、调解书为二审裁判的,还需同时提交经核对无误的一审裁判文书的清晰复印件。

4. 一审起诉状的复印件、二审上诉状的复印件。

5. 原审诉讼过程中提交的主要证据材料。

6. 支持再审申请事由和再审请求的证据材料。

7. 行政机关作出相关行政行为的证据材料。

8. 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但行政机关未作为的相关证据材料。

9. 如再审申请人有新证据,应按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总数一致。

(四)再审申请人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应使用A4型纸,并附带与书面材料内容一致的可编辑的一审、二审裁判文书和再审申请书的电子文本,同时提供所有纸质文件的便携式格式文本。上述两种格式的电子文本应刻录在同一张光盘中,与纸质材料一并提交。

(五)如再审申请人提交的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不符合上述要求,或者包含人身攻击等内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的,应补充或改正。

三、再审申请的提出时间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在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的六个月内提出。

申请再审期间为人民法院向当事人送达裁判文书之日起至再审申请人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之日止。

申请再审期间为不变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

对于2016年5月1日行政诉讼法实施前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再审申请,人民法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十三条规定的两年确定申请再审的期间,但该期间在2015年10月31日尚未届满的,截止至2015年10月31日。

延伸阅读
  1. 行政诉讼再审的条件
  2. 工伤补贴是否应纳个人所得税?
  3. 怎样申请行政诉讼再审
  4. 重复起诉会适用简易程序吗
  5. 行政诉讼谁承担诉讼费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一、上诉程序及开庭时间
  2. 《行政处罚法》对简易程序的相关规定
  3. 问题的提出
  4. 民事案件法院二审流程
  5. 法院申请支付令:步骤及要求?
  6. 网上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吗
  7. 有民事判决可申请支付令吗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