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众筹第一案法律分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众筹法律知识

股权众筹第一案法律分析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2-29

 
30616
本月在法律界讨论最多的案例之一就是股权众筹第一案。该案不仅仅受到司法界人事关注,金融投资者也密切关注这一纠纷的才处理结果,因为这算得上是金融发展的风向标。下文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股权众筹第一案的分析,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北京海淀法院公开宣判“中国股权众筹第一案”

案情概况

原告:飞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被告:诺米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原告是国内股权众筹行业市场交易量排名第一的“人人投”股权众筹平台的经营公司,被告委托原告融资88万元用于经营一家餐馆。原告认为被告提供的交易信息存在权利瑕疵和信息披露不实,因此解除了合同,并诉请法院判令被告支付委托融资费用、违约金和经济损失的赔偿。被告提出反诉,认为原告恶意违约,融资主体超过法律规定的人数上限,并未将融资款支付给被告。

法院审理

法院认为案件核心争议主要在于确认委托融资服务协议的法律效力和合同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双方是否存在违约责任。法院认为,根据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确认委托融资服务协议的法律效力应以《证券法》第十条为依据。根据该条款和其他相关规范性文件,法院认为本案涉及的众筹融资交易不属于“公开发行证券”,不违反《证券法》的规定。

法院还指出,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众筹融资的专门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因此无法对本案涉及的众筹交易行为予以禁止或否定性评价。法院最终认定委托融资服务协议有效,并对合同主体之间的具体法律关系进行了界定。

法院判决结果

根据法院的判决结果,被告需支付原告委托融资费用和违约金,反诉被告需返还反诉原告出资款,并驳回双方的其他诉讼请求。

法官说法

海淀法院民三庭法官殷华在判决结束后进行了访谈,对本案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解释,并回答了网友的提问。

司法从业者其他意见

一些司法从业者对法院判决中确认委托融资服务协议有效的理由提出了质疑,认为该判决不应适用《证券法》。他们认为,本案涉及的委托融资行为不属于《证券法》调整的范围,因此双方签订委托融资服务协议的行为不受《证券法》的调整。虽然近期有关众筹的法律修改的呼声很高,但在法律修改之前,不应违反证券法总则。

延伸阅读
  1. 询问证人的法律程序和方式
  2. 自诉案件中的“私了”及其法律意义
  3. 分歧
  4. 法律咨询服务
  5. 定罪的证据不足该如何作无罪辩护

互联网金融热门知识

  1. 非法集资罪的认定
  2. 众筹的法律风险及国外监管措施借鉴
  3. 学校收的非法集资款被纪检部门收激后,应该怎么处理
  4. 所有的非法集资参与人都会被找到吗
  5. 非法集资受害人不去报案有啥后果吗
  6. 支付宝套现是违法行为吗
  7. 高速占地补偿款到底归谁
互联网金融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