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决议撤销除斥期间的法律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解散法律知识

公司决议撤销除斥期间的法律规定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0-05-25

 
29845
公司的股东会议或者董事会议作出的决定有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时候,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撤销公司决定的权利,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撤销的有一个除斥期间的规定,那么公司决议撤销除斥期间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一、什么是除斥期间

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事权利的消灭。例如《继承法》规定,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的二个月内不作出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这里的二个月就是除斥期间。在民法上,因时间的经过而影响权利的存续或行使的,主要有消灭时效(中国称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关于诉讼时效,中国《民法通则》及有关特别法都有比较完整系统的规定,人们对此十分熟悉。而关于除斥期间,立法规定就相对较为分散了,加之其与诉讼时效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司法实践中人们常常将除斥期间误认为是诉讼时效,而实际上,两者在立法宗旨、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

二、公司决议撤销除斥期间的法律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十二条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

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股东依照前款规定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应公司的请求,要求股东提供相应担保。

公司根据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已办理变更登记的,人民法院宣告该决议无效或者撤销该决议后,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变更登记。

三、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都是限制权利行使的期间,权利人在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在期间届满后均引起权利变动的后果。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为:

1、适用对象不同。

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

2、法律效力不同。

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表现为胜诉权之丧失,权利本身并不消灭,除斥期间的法律效力表现为形成权的消灭。

3、价值取向不同。

设置诉讼时效的价值在于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加速财产的流转,消灭原有法律关系;设置除斥期间的价值在于消除当事人关系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维护交易安全,维护原有法律关系。

4、期间和计算不同。

诉讼时效一般长于除斥期间,而且诉讼时效可能中止、中断甚至延长,而除斥期间固定不变。

5、适用的主动性不同。

法官不能迳行适用诉讼时效,只在义务人主张时效利益时,法官才能适用,但是,法官可以依职权主动适用除斥期间。

延伸阅读
  1. 我国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间规定
  2. 履行期限届满合同的解除问题
  3. 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
  4. 一、合同保全中的撤销权的除斥期间如何规定
  5. 单位不申请工伤认定,职工可自行提出申请

公司的变更形式热门知识

  1. 企业并购的法律程序及阶段
  2. 公司注销如何清理往来
  3. 海南e登记怎么注销公司
  4. 怎样从网上消除工商登记注销公司
  5. 公司解散员工分流补偿都有什么呢
  6. 法院公司解散流程是怎样的
  7. 总公司应对分公司的债务承担什么责任
公司的变更形式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