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管辖确定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09-06
婚姻案件的管辖
一般原则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婚姻案件属于一般民事案件,其管辖依从《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在此主要是阐述原被告双方均系我国公民,且在国内有住所的情况。
在离婚纠纷中,如果当事人双方无法通过协议的方式离婚,那么若要解除婚姻关系就只有走诉讼离婚这条路。诉讼离婚案件中,首要的问题就是诉讼管辖问题,即一方应当向何地法院起诉的问题。
诉讼管辖规则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律的有关规定,诉讼管辖规则如下:
- 夫妻一方提出离婚的,由另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住所地即公民的户籍所在地。
- 如果另一方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由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如果被告一方被注销城镇户口的,由原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原告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双方均被注销城镇户口的,由被告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对于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若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均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由被告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当事人的户籍迁出后尚未落户,有经常居住地的,由该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户籍迁出不足一年的,由其户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超过一年的,由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特殊情况的管辖
在离婚诉讼中,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况的管辖规则:
- 公民户籍迁出后但尚未落户,对其提出离婚诉讼的,如果该公民有经常居住地的,应向其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没有经常居住地,户籍迁出不足一年的,应向其原户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户籍迁出超过一年的,应向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公民被注销城镇户口,对其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向原告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原告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应向原告经常居住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原告也被注销城镇户口的,应向被告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
- 公民被劳动教养或监禁,对其提出离婚诉讼,应向原告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原告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应向原告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原告也被劳动教养或监禁的,被告被劳动教养或监禁一年以上的,应向被告原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被告被劳动教养或监禁一年以下的,应向被告被劳动教养或监禁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
- 公民下落不明或被宣告失踪,对其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向原告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原告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应向原告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
- 公民为军人的,非军人一方对其提出离婚诉讼,或军人一方提出离婚诉讼,如果军人为非文职军人,应向原告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如果军人为文职军人,一般向文职军人方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如果是军人一方向非军人一方提出离婚诉讼,则应向非军人一方的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非军人一方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应向其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如果夫妻双方均为军人,离婚诉讼应向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的团级以上驻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
- 对于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婚姻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由婚姻缔结地或一方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 在国外结婚并定居国外的案件,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国籍所属国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以上是离婚诉讼管辖的一般原则和特殊情况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当事人对管辖问题有疑问,可以咨询资深的法律专业人士,比如律师,以确保诉讼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