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立案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治安管理处罚法 > 治安处罚程序法律知识

刑事立案规定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8-29

 
292624

  一、立案的特征

  立案是刑事诉讼的起始程序;立案是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立案是法定机关的专门活动。

  刑事诉讼中,公诉案件要经过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五个诉讼阶段,自诉案件一般只经过起诉、立案、审判和执行四个阶段。

  二、立案的材料来源

  (一)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等侦查机关直接发现的犯罪事实或者获得的犯罪线索。

  特别关注:不包括人民法院,选择题中要留心。

  (二)单位或个人的报案或者举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特别关注:报案或举报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可出单选题或多选题。

  (三)被害人的报案或者控告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或者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自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也是立案材料的来源之一。

  (四)犯罪人的自首

  三、立案的条件

  (一)有犯罪事实

  (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特别关注:《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了6种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四、立案标准

  下列司法解释和有关通知对立案标准进行了细化:

  1.最高检察院1999年9月16日发布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

  2.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1998年3月26日发布的《关于盗窃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

  3.最高检察院2000年10月22日发布的《关于行贿罪立案标准》;

  4.公安部发布的《关于毒品案件立案标准的通知》,等等。

  五、立案程序

  (一)对立案材料的接受

  1.公安机关、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紧急措施”是指保护现场、依法先行拘留嫌疑人、扣押证据等。

  特别关注:法院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也应当接受。

  2.报案、控告和举报可以用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和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page]

  3.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4.公检法机关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特别关注:如果报案人、举报人等在法庭上作为证人出庭时,则不能对其姓名等保密。

  (二)对立案材料的审查

  人民法院、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

  (三)对立案材料的处理

  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立案材料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六、立案监督

  控告人接到公安机关、检察院说明不立案原因的通知书后,如果不服,有权向不予立案的机关申请复议,该机关应当复议,并将复议结果及时通知控告人。

  特别关注:如果属于第三种自诉案件的范围,控告人也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检察院提出的,检察院应当发出《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公安机关在收到通知书后7日内应当将说明情况书面答复检察院。

  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应当发出《通知立案书》,并将有关证明应该立案的材料同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收到《通知立案书》后,应当在15日内决定立案,并将立案决定书送达检察院。

延伸阅读
  1. 刑事公诉案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被打后报警的处理流程
  3. 群众斗殴行为的法律责任
  4. 刑事诉讼的五个阶段
  5. 刑事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的法律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法热门知识

  1. 殴打他人的治安管理处罚
  2. 卖淫行为的治安拘留及处罚
  3. 轻微伤赔偿金额是否过多?
  4. 亲人被公安机关抓走,如何应对?
  5. 寻衅滋事怎么处理
  6. 轻伤案件中故意伤害的法律责任与处罚
  7. 故意殴打他人怎么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