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8 更新时间:2023-09-2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当直接送达诉讼文书存在困难时,可以委托其他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选择邮寄送达。对于邮寄送达而被送达人拒收的情况,并不影响送达的事实,仍然视为已经有效送达。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可以采用直接送达、邮寄送达、委托送达、转交送达、留置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来送达诉讼文书。而拒收法院诉讼文书实际上是被告方放弃了自己的应诉权利,从而失去了相关的实体权益。
一旦法院采取公告送达或者缺席审判的方式,判决生效后将会紧随其后进行强制执行。到那时,被告方想要举证和辩护以扭转局面,将会非常困难。根据调查总结,实践中因公告送达和缺席审判而导致的再审和申诉案件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当然,也有原告方因被告方逃避诉讼而自己举证不力导致败诉、撤诉或者无法执行的情况存在。但是相对于前一种情况,这种情况在整体上仍然是少数,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打乱了法院的诉讼进程。作为被告方,如果非要以逃避诉讼的方式来规避法律责任,你必须先确认原告方手中的证据不足,并且确认法官会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其起诉,然而这种情况是不现实的。因此,总体而言,逃避诉讼的作用有限,且得不偿失。
如果对法院的判决书或者裁定书有异议,采取拒收判决书的方式来表示意见,除了可能拖延时间外,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用处。如果不服一审法院的判决,只能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对于生效判决,只能继续申请再审或者申诉。随着将来立法的不断完善,必将建立更为有效处理当事人拒收诉讼文书情况的机制,届时这种消极的方式将变得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