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诈骗未得逞是不是构成犯罪?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法律法规 > 保险法规法律知识

保险诈骗未得逞是不是构成犯罪?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3-05-30

 
284183
导读:保险诈骗未得逞可能会构成犯罪,具体是否构成犯罪,与保险诈骗行为是否满足保险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有关。由于已经处于未得逞的状态,故此即使构成犯罪,一般也会被认定为是保险诈骗未遂。

一、保险诈骗未得逞是不是构成犯罪?

保险诈骗未得逞可能会构成犯罪,具体是否构成犯罪,与保险诈骗行为是否满足保险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有关。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既侵犯了保险公司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的保险制度,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即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保险制度是为了确保经济生活的安定,对特定危险事故的发生所导致的损失,运用社会和集体的力量共同建立基金以补偿或给付的经济制度,它具有共济互助和经济补偿性质,是一种个人危险的社会分散化。在现代社会,保险制度已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它对于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保障个人的生活安定,减少社会财富损失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保险业务也成为积聚建设资金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保证保险制度不受侵犯,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全成为法律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犯罪分子利用欺骗手段获取保险金的行为,不仅侵犯了保险公司的财产所有权,更侵犯了国家的保险制度,干扰了保险业务的正常发展。

本罪的对象是保险金。保险金又称保险金额、保额,它是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如果行为人以其骗方法骗取保险公司保险金以外的其他财产的、不能构成本罪。

(二)客观要件

保险诈骗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下述五种情形:

l、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

这种情形是指投保人为获取保险金,故意使用虚假的证明材料或虚构事实编造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后非法获取保险金的行为。所谓保险标的,是指作为保险对象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或者人的寿命和身体。

2、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

3、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

4、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

5、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由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构成。这里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既可以是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所谓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可以成为被保险人;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成为受益人。另外,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单位也可构成本罪,因为单位也可成为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保险金的目的。如果行为人出于过失行为而引起保险事故发生,或因认识错误而认为发生实际未发生的保险事故,或计算错误而多报了事故损失等,并因此获取了保险金的,均不构成犯罪。至于本罪的故意,既可以产生于投保前,也可以产生于投保后;也既可以产生在保险事故发生前,还可以产生在保险事故发生后,犯罪故意产生的时间先后不影响本罪的定性、但在量刑时可以作为情节适当予以考虑。

二、保险诈骗罪的立案标准量刑规定是怎样的?

1、保险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第四十八条 保险诈骗案(《刑法》第198条)

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2)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2、保险诈骗罪的量刑

《刑法》

(1)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2)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3)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4)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5)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有前款第四项、第五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第一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并不是说保险诈骗未得逞就一定不会构成保险诈骗罪,保险机构在发现投保人有故意骗保的嫌疑、且已经为骗保作了相应准备的,即使目前还未被骗保,也可以到公安机关报案。报案的时候,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性材料。

延伸阅读
  1. 假冒公司名义骗保险能构成保险诈骗罪吗?
  2. 保险法对保险欺诈规定的三种仲裁方式
  3. 保险诈骗案件的成立标准分析
  4. 一般擅自发行企业债券罪既遂的处罚方式
  5. 保险法释义第一百七十六条

保险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新农保政策的筹资结构
  2. 机动车损失险理赔所需材料
  3. 关于《保险法》上述二条规定之间的关系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5. 超速行驶发生事故保险公司为何不全赔
  6. 海关扣押车的处理程序
  7. 什么是受益人
保险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