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3-26
根据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性质和法律规定,拆迁协议上签字的人将决定房屋归属。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与拆迁人之间明确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是根据《民法典》订立的协议。
根据当前的拆迁执行情况来看,拆迁协议上签字的人即为房产证的持有人。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房屋拆迁双方的法律行为,协议的成立需要房屋拆迁双方当事人共同参与,如果只有一方当事人签字,协议关系将无法成立。
拆迁协议必须是房屋拆迁双方的合法行为,即按照房屋拆迁法规定的要求实施的行为。合法行为包括当事人的资格,拆迁单位作为协议当事人应具备法人资格,签订协议的承办人应具备法人或法人代表的授权证明,委托代理签订协议应符合合法程序。被拆迁人在签订协议时,应提供产权证书、使用权证明等合法文件。违反法规规定、采取欺诈手段等订立的协议是无效的。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它的权利在依法产生后受到法律的保护,而义务在依法产生后受到法律的强制。双方必须认真履行协议,任何一方都无权擅自变更或解除协议。协议条款将成为解决纠纷的主要依据。
根据被拆迁房屋的用途、区位、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货币补偿的金额。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如果实行房屋产权调换,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按规定计算被拆迁房屋的补偿金额和所调换房屋的价格,结清产权调换的差价。
拆迁部门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向被拆迁人支付各种类型的补偿金,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房屋补偿费(房屋重置费):根据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划分档次,按平方米单价计算,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
(2) 周转补偿费:根据被拆迁人居住临时房屋或自行寻找临时住所而产生的不便实施补偿,以临时居住条件划分档次,按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每月予以补贴。
(3) 奖励性补偿费:用于鼓励被拆迁人积极协助拆迁工作或主动放弃一些权利,例如自愿迁往郊区或不要求拆迁单位提供安置住房。
房产拆迁是一项重要的事务,虽然办理手续相对繁琐,但由于近期房价的变动,赔偿方面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因此,我们不能用过去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必须与时俱进。对于我国的房屋拆迁事务,一旦发生,都需要严格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