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处理程序是怎么规定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认定 > 工伤认定程序法律知识

工伤事故处理程序是怎么规定的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2-15

 
279200
导读:面对工伤这样的事情,受伤职工和用人单位都需要冷静对待处理。尤其作为受伤职工和其家属,必须要按照工伤事故处理程序进行,任何一项环节都是有法可依的,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做工伤以后应该进行的项目,这才有利于最后工伤事故的处理结果。那么我国对于工伤事故处理程序是怎么规定的呢?

工伤事故处理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

一、工伤的认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的认定和伤残等级的鉴定需要经过两个程序和两个部门的完成。

1. 工伤认定程序:

受伤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所在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 伤残等级鉴定程序:

工伤认定完成后,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确定伤残等级。根据规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相关资料。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和所在单位。

二、工伤等级的确定

工伤等级的确定必须依据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果。虽然根据参考标准可以初步判断为七至十级,但不能直接作为依据产生效力。因此,为准确确定工伤等级,需要通过劳动能力鉴定进行鉴定。

三、工伤期间的医疗费用和其他待遇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条款执行:

1. 工伤期间的医疗费用: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 其他待遇和赔偿: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

四、解决争议和索赔途径

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工伤赔偿义务,受伤职工可以先依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免费),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用人单位提出索赔。如果用人单位仍不履行赔偿义务,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总体来说,我国对于工伤事故处理程序的规定非常清晰明确。工伤发生后,受伤职工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当地社保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在工伤认定完成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只有在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出来后,才能进行工伤赔偿的协商。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伤情鉴定时间有限制吗
  2. 交通事故的伤残赔偿鉴定什么时候
  3. 小区邻里纠纷归物业管吗
  4. 专利权商标权独立原则包括什么?
  5. 刑事和解后还判刑吗

工伤认定热门知识

  1. 承包经营企业工伤处理流程与责任
  2. 如何证明脑出血为工伤
  3. 上班发生交通事故员工次责可以认定为工伤吗
  4. 劳动争议案的前置程序
  5. 48小时工伤死亡认定的程序和要求
  6. 职工因中暑工伤,单位被裁定赔偿六万
  7. 广东某工地工伤赔偿责任归属问题
工伤认定知识导航

工伤认定解决方案

  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2. 企业借贷纠纷
  3. 金融借款纠纷
  4.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5. 侵权纠纷
  6. 交通事故现场处理流程
  7. 快递纠纷如何处理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投标书范本
  2. 土木建筑工程投标书范本
  3. 体育培训合作协议范本
  4. 餐厅劳动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