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2-09
发生事故后,企业应填写工伤认定申请书或工伤事故报告,其中应包括参保职工的姓名、工种、年龄、事故发生日期、事故地点以及事故经过。申请书需加盖公章,并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提交给区劳动部门工伤认定办公室备案。若企业未能在规定时限内提交申请,期间发生的工伤待遇费用将由该用人单位承担。
待工伤职工医疗终结后,需填写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并由企业盖章后,前往区指定医院进行伤残等级鉴定。
工伤职工完成伤残等级鉴定后,将鉴定表提交给区劳动部门工伤认定办公室盖章,然后前往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办理报销及其他相关手续。
若企业对工伤事实没有异议,受伤职工可前往企业工商登记所在地的镇劳动和社会事务服务站进行调解处理,并在镇处理人员的主持下进行伤残鉴定等。
若企业对工伤事实有异议,受伤职工可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前往区劳动部门工伤认定办公室进行工伤认定。劳动部门将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受理申请,并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书。工伤认定完成后,受伤职工需前往区指定医院进行伤残等级鉴定。鉴定结果出来后,受伤职工可选择前往企业所在地的镇劳动和社会事务服务站进行调解处理或者向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以下是工伤鉴定所需的材料:
若申请人符合以下情况,还需同时提交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据材料:
若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完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若职工在工伤医疗期间内治愈或伤情稳定,或医疗期满仍不能工作,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并定期复查伤残状况。
根据以上资料,发生工伤后应立即进行工伤鉴定。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时,需携带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协议、用人单位人事关系资料以及医院的就诊书。只有在相关规定内受伤的情况才能被认定为工伤,并向所在企业进行索赔。以上是关于申报工伤手续及流程的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