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09-14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如果是非本人主要责任造成的,或者是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所导致的伤害,应被认定为工伤。在确定职工道路交通事故是否属于工伤时,需要考虑以下四个要素:
要确定事故发生的时间是否在上下班时间范围内。
要确定事故发生的地点是否在职工上下班的必经路线上。
要确定事故发生时职工是否承担了主要责任。
要确定事故是否是由机动车引起的。
对于实行弹性工作时间的职业,如新闻记者、保险销售人员,需要根据出行目的和地点来确定工作时间。如果出行是为了采访或推销工作,即使发生事故也应该认定为工伤。
如果职工在工作场所以外从事与工作职责有关的活动期间受伤,或者在外出学习或开会期间受伤,或者在其他工作需要的外出活动期间受伤,都应被认定为工伤。
如果劳务派遣单位派遣的职工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伤亡,派遣单位应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如果职工在被指派到其他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伤亡,指派单位应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如果用工单位违反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而该组织或自然人聘用的职工在承包业务期间因工伤亡,用工单位应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根据新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没有证据证明事故是非工作原因导致的,就应被认定为工伤。
综上所述,工伤认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保护劳动者权益和维护公共利益为出发点进行判断和认定。现代工业的发展增加了劳动过程中的风险,特别是在劳动安全制度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工伤事件时有发生。我们既要充分救济受伤劳动者,又要考虑国家和企业的财力限制,不能过度扩大工伤范围。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以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