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3-03
根据劳动法规定,如果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属于工伤。此外,在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或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后旧伤复发的,也被视为工伤。
如果发生工伤事故,所在单位应在30日内,或者工人本人或其近亲属在1年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工人突发疾病无法认定为工伤,公司不需要承担工人的医疗费用。然而,如果公司没有为工人缴纳基本医疗保险,根据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公司需要向工人进行相应的赔偿。
根据工伤保险制度,对于工地上的工伤,赔偿方式如下:
根据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具体标准如下:
根据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伤残津贴。具体标准如下:
如果伤残津贴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当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将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如果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金额,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对于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工伤职工,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将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