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1-29
解散清算是指企业因经营期满或其他经营原因无法继续经营时,自愿或被迫宣告解散并进行清算的过程。
破产清算是指在股份有限公司被宣告破产后,由清算组接管公司,对破产财产进行清算、评估、处理和分配的过程。清算组由人民法院根据相关法律组织股东、有关机关和专业人士组成。有关机关一般包括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政府主管部门和证券管理部门,专业人士一般包括会计师、律师和评估师等。
清算组成立后十日内应通知债权人,并在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应在接到通知书后的三十日内申报债权,未接到通知书的债权人应在公告后的四十五日内申报债权。债权人申报债权时,应说明相关事项并提供证明材料。清算组应对债权进行登记。在债权申报期间,清算组不得清偿债权人的债权。
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人民法院确认。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在支付后,应缴纳所欠税款并清偿公司债务。剩余财产按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出资比例或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持股比例进行分配。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在未清偿前,公司财产不得分配给股东。
1、清算的目的都是结束被清算企业的债权、债务和法律关系。
2、在解散清算过程中,如果发现企业资不抵债,应立即向法院申请实行破产清算。
1、清算的性质不同。解散清算属于自愿或行政清算,而破产清算属于司法清算。
2、被清算企业的法律地位不同。解散清算的企业在宣告终止后,法人资格并未完全丧失,在清算期间仍享有限制性的权利和经济行为。被宣告破产清算的企业,其法人权利和行为完全丧失,清算机构依法取得破产企业财产的管理权和处分权。
3、处理利益关系的侧重点不同。解散清算一般不存在资不抵债的问题,除了结束未了结的业务、收取债权和清偿债务外,重点是分配企业剩余财产和调整内部投资者的利益关系。破产清算的原因是资不抵债,因此,主要是调整外部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合理分配企业有限的财产。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对解散清算和破产清算的性质、法律地位和利益关系等方面有了初步了解。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但为了更好地维护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委托律师提供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