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公司的员工怎么判?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4-20
导读:诈骗公司的员工是否会被定罪取决于员工在诈骗活动中的作用,如果只是普通员工,对诈骗活动不知情无需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员工是管理人员,参与了诈骗的决策以及组织、指挥等活动,应当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起到的作用,划分为主犯或从犯或胁从犯等,再根据法律规定定罪量刑。
诈骗公司员工的定罪标准
主犯和从犯的区分
根据《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而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人。对于主犯,他将承担刑事犯罪活动的所有责任。
犯罪集团的定义
犯罪集团是指由三人以上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他们共同实施犯罪活动。
从犯的处罚
对于从犯,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处罚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构成诈骗罪的处罚依据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通知,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
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的界定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达到2千元以上的,被认定为“数额较大”; 达到3万元以上的,被认定为“数额巨大”; 达到20万元以上的,被认定为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的情节
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并非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并且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1) 是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2) 是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3) 是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4) 是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5) 是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6) 是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7) 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8) 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9) 具有其他严重情节。
诈骗公司员工的刑事责任
对于涉嫌构成犯罪的诈骗公司员工,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具体的刑事责任取决于员工行为的主客观方面的状况,需要结合刑法分则和总则相关规定进行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