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公司的员工怎么判?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解散法律知识

诈骗公司的员工怎么判?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4-20

 
274687
导读:诈骗公司的员工是否会被定罪取决于员工在诈骗活动中的作用,如果只是普通员工,对诈骗活动不知情无需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员工是管理人员,参与了诈骗的决策以及组织、指挥等活动,应当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起到的作用,划分为主犯或从犯或胁从犯等,再根据法律规定定罪量刑。

诈骗公司员工的定罪标准

主犯和从犯的区分

根据《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而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人。对于主犯,他将承担刑事犯罪活动的所有责任。

犯罪集团的定义

犯罪集团是指由三人以上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他们共同实施犯罪活动。

从犯的处罚

对于从犯,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处罚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构成诈骗罪的处罚依据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通知,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

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的界定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达到2千元以上的,被认定为“数额较大”; 达到3万元以上的,被认定为“数额巨大”; 达到20万元以上的,被认定为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的情节

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并非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并且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1) 是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2) 是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3) 是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4) 是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5) 是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6) 是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7) 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8) 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9) 具有其他严重情节。

诈骗公司员工的刑事责任

对于涉嫌构成犯罪的诈骗公司员工,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具体的刑事责任取决于员工行为的主客观方面的状况,需要结合刑法分则和总则相关规定进行量刑。
延伸阅读
  1. 被告人卢*征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刑
  2.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3. 400元是否构成诈骗罪?
  4. 刑法中数额较大的界定标准
  5. 云南省侵犯财产犯罪数额认定规定

公司的变更形式热门知识

  1. 公司注销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
  2.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变更登记程序及所需文件
  3.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合理组合
  4. 有限责任公司的收购方式
  5. 深圳专利质押融资怎么申请
  6. 孕期公司清算解散怎么赔偿
  7. 公司分立债务归属有哪些?
公司的变更形式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