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06
当一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时,即构成违约行为。根据法律规定,违约方应承担继续履行、补救和赔偿等违约责任。在特定条件下,守约方有权解除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条的规定,当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对方有权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当双方当事人都违反合同时,如何划分和确定双方的违约责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根据各自过错的大小按比例承担违约责任。根据司法实践经验,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划分双方的违约责任:
由此可见,在双方都存在过错的情况下,划分双方的违约责任关键在于确定各自过错的大小。法律对此并未具体规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在实践中进行判断。合同成立后,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严格履行合同义务。若一方未按约定履行,即构成违约,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解除合同、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