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合同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是多久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时效法律知识

解除合同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是多久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6-30

 
267948
导读:解除合同后损害赔偿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且《民法典》第188条明确规定,诉讼时效从合同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合法权益受损后开始计算。合同当事人以合法方式处理损害赔偿纠纷的,如向对方提出履行请求,或者申请仲裁等行为,能中断诉讼时效。

一、解除合同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是多久?

解除合同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是3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解除合同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三、解除合同损害赔偿纠纷的诉讼流程有哪些?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

综上所述,因解除合同造成的损害赔偿纠纷,诉讼时效跟一般的民事纠纷都是一样的,在我国,如果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单方面解除合同,对于给合同相对方造成的财产损失,是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双方对于损害赔偿纠纷,需要在法定诉讼时效内依法处理。

延伸阅读
  1. 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及其起算
  2.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
  3. 产品缺陷责任的规定
  4. 要求履行合同是否有诉讼时效的限制
  5. 产品缺陷责任和产品瑕疵责任的区别

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行政裁定适用的范围
  2. 时效法律制度及其意义
  3. 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
  4. 因产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诉讼时效
  5. 撤诉对诉讼时效的影响
  6. 网友提问:工伤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差异
  7. 交通事故诉讼期在几年之内有效
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