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法律法规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租赁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合同解除法律法规有哪些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6-03

 
267505
导读:《合同法》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合同解除法律法规

协商解除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合同。当事人还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一旦解除条件达成,解除权人就有权解除合同。

合同解除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在催告后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止履行的解除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根据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中止履行时,应及时通知对方。如果对方提供适当担保,应恢复履行。如果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能恢复履行能力并提供适当担保,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赠与人经济状况恶化的解除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如果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家庭生活,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租赁合同的解除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如果承租人未按约定方法或租赁物性质使用租赁物,导致租赁物损失,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另外,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但承租人应当继续履行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并承担转租给第三人造成的损失赔偿责任。

不定期租赁合同的解除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如果当事人对租赁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根据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无法确定,视为不定期租赁。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出租人应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解除合同。

租赁物危及承租人安全或健康的解除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如果租赁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健康,即使承租人在订立合同时明知该租赁物质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租赁合同中的租金支付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四十八条规定,承租人应按约定支付租金。如果承租人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支付租金,出租人可以要求支付全部租金,或解除合同并收回租赁物。

承揽合同的解除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承揽人应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力完成主要工作,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如果承揽人将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承揽人应对第三人的工作成果向定作人负责。未经定作人同意的情况下,定作人也可以解除合同。

委托合同的解除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委托人或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如果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除非该当事人不可归责于此事由,否则应赔偿损失。以上是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有关合同解除的法律法规摘录。可以看到,合同解除可分为协商解除、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三种方式。合同法对这三种解除方式都有详细规定,因此大家务必仔细了解。
延伸阅读
  1. 无购房资格能签合同吗
  2. 公司跨市搬迁可以申请补偿吗
  3. 承租人不得擅自转租租房吗
  4. 公司管理制度合同的审查和履行
  5. 租房能不能提前解除合同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违约金的定义和性质
  2. 卖房违约的申请强制执行程序
  3. 一房多租的处理方式及法律依据
  4. 装修公司工程延期责任及赔偿
  5. 违约金分类及定义
  6.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风险提示
  7. 逾期交货违约金的计算与赔偿损失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深圳工业园区厂房租赁合同范本
  2. 乡镇标准厂房出租协议范本
  3. 小型厂房租赁合同范本
  4. 土地厂房租赁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