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解除合同的书面通知要求及解除的情形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解除法律知识

协商解除合同的书面通知要求及解除的情形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1-06

 
267488
导读:协商解除合同的唯一条件是双方达成解除的合意,只要双方同意,即可无条件地解除。双方协议行为不需要通知,因为通知是单方的告知行为。达成协议本身就包含了双方的合意,没有必要再行告知。1、协商解除。2、过失性辞退。3、无过失性辞退。4、裁员。

一、协商解除合同是否需要通知

协商解除合同的前提是双方达成一致的解除意向。只要双方同意,就可以无条件地解除合同。协商解除合同不需要通知,因为通知是单方面的告知行为。达成协议本身就包含了双方的同意,因此没有必要再进行通知。

二、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种情形

1、协商解除

双方达成一致的解除意向,通过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2、过失性辞退

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严重违纪、严重失职、被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形,解除劳动合同。

3、无过失性辞退

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的医疗期满或不能胜任工作等情形,解除劳动合同。

4、裁员

单位根据裁员方案,经过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意见后,解除劳动合同。

三、过失性辞退

过失性辞退是指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严重违纪、严重失职、被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形,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根据该条款的表述,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并非必然解除。单位必须作出解除的意思表示,并通知劳动者,才能使劳动合同终止。如果单位不作通知,解除机制不会启动,原劳动合同将继续履行。

在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个答复中,也间接确认了过失性辞退需要通知的态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过失性辞退发生争议时,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期限应从收到解除劳动合同书面通知之日起计算。同时,法律并未要求以书面形式通知,口头通知也是有效的,但需要有证据证明确实进行了通知。

四、无过失性辞退

无过失性辞退是指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的医疗期满或不能胜任工作等情形,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根据该条款的表述,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单位不想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则必须书面通知劳动者。单位希望立即解除并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也需要通知劳动者。无论何种情况,单位必须作出解除的意思表示,并告知劳动者。

五、裁员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裁员时是否需要向每个被裁劳动者发出通知呢?该条款规定,用人单位应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意见后,经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批准,可以裁减人员。法律并没有要求向被裁劳动者发出通知。根据《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裁员方案需要征求工会或全体职工的意见后正式公布,这本身就是一种告知方式。因此,在裁员时,不需要再向被裁劳动者发出通知。

总结

综上所述,协商解除合同和裁员不需要通知,但需要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过失性和无过失性辞退都需要通知劳动者。通知解除合同可以采用书面通知或口头通知,但口头通知需要有证据证明确实进行了通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通知方式。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延伸阅读
  1. 试用期内口头解雇的有效性分析
  2.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1种情形
  3. 劳动保障公益岗位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
  4. 克扣工资是否可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及经济补偿金
  5. 试用期满如何解除合同

合同终止热门知识

  1. 关于约定合同解除的规定
  2. 二手房交易中的公证提存
  3. 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条件和时间
  4. 解除合同和终止合同的区别
  5. 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的法律规定
  6. 民事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
  7. 不安抗辩后是否一定能解除合同
合同终止知识导航

合同的解除解决方案

  1. 签订不定期限劳动合同情形之连续两次订立固定合同
  2. 劳动者有过错用人单位可随时解除
  3.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4.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5.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6.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