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1-31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需要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文件。如果用人单位未向劳动者提供书面证明,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要求其改正,并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尽管书面形式并非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实质要件,但单位仍应承担补正及赔偿责任。
单位口头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否有效,应根据劳动者劳动合同被解除的客观事实和法律依据来判断。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的举证责任由主张方承担。与争议事项相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提供;如果用人单位不提供,将承担不利后果。
在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口头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应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进行举证。如果劳动者能够合理陈述并提供相关证据证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成立,那么可以认定用人单位的解除行为成立;如果劳动者无法合理陈述并提供任何证据证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那么劳动者将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劳动者可能通过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的登记资料、证人证言、工作交接单等方式来证明用人单位的“口头解除”事实。当然,双方提供的相关证据还需要进行质证,并进行庭审调查,综合考虑退工办理、劳动手册归还、工资结算以及工作安排等情况,以进行综合判断。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有合适的理由,并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口头通知通常没有法律效力。因此,用人单位在处理口头解除劳动合同时应结合具体案件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