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解除及提前离职的法律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法律知识

劳动合同解除及提前离职的法律规定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5-05-27

 
431253
劳动者辞职的情形是非常多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离职的要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30天后解除劳动合同,而有很多劳动者是想提前走的,那么辞职后想提前走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和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劳动者在提前通知用人单位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在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不办理离职手续的后果

1、未领取的工资可能无法获得,用人单位有可能不会支付。

2、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了三险一金,那么这些保险费用可能会被扣除。如果劳动者的档案留在该公司,也有可能会被扣下。如果劳动者在同一城市寻找新工作,新公司可能无法为其购买保险。如果原公司本来就没有为劳动者购买保险,那么这个问题就无关紧要。

3、一些正规公司要求劳动者提供离职证明才能入职,但大部分公司并不要求这一手续。

4、关于失业金的问题:如果劳动者主动辞职,则无法享受失业金;如果是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则劳动者有可能享受失业金。这取决于用人单位的性质和领导的决定。如果劳动者的档案中有“由于无故旷工并拒绝接受处罚,被公司辞退”的记录,那么劳动者将会受到影响。

5、不办理离职手续会导致无法完成工作交接和工作任务调整,可能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

延伸阅读
  1. 案情简介
  2. 委托合同终止的法律效力
  3. 房子被转租可以报警吗
  4. 房客逾期不搬换锁是否合法
  5. 解除合同的条件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加班未支付加班工资的处理方法
  2. 车行破产:破产宣告前的定金退还问题
  3. 李某与某公司劳动合同解除案件
  4. 病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5. 两名法院工作人员共同违法的处罚方式
  6. 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期限规定
  7. 一、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深圳工业园区厂房租赁合同范本
  2. 乡镇标准厂房出租协议范本
  3. 小型厂房租赁合同范本
  4. 土地厂房租赁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