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7-04
根据委托合同的约定,不论是有偿委托合同还是无偿委托合同,定期委托合同还是无固定期限委托合同,当事人均享有任意终止权。由于委托合同是建立在当事人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信任关系属于主观信念范畴,因此当事人在对对方的信任出现动摇时,即使没有确凿可信的理由,也可以随时终止委托合同。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
除非委托合同另有约定或根据委托事务的性质不宜终止,当事人一方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将导致委托合同终止。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特殊情况下委托合同可以不终止,包括合同另有约定或委托事务的性质不宜终止。
任何一方当事人都有权随时解除委托合同。然而,如果解除委托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解除合同的一方应当赔偿损失,除非损失不可归责于解除合同的一方。例如,如果委托人因昏迷无法处理委托事务而受托人终止合同,将给委托人造成损害,受托人应负责赔偿。当然,如果解除合同的一方不可归责于自己的事由,可以免除赔偿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解除合同的一方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不可归责于自己的事由的存在。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因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以外,应当赔偿损失。”
如果因委托人的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而终止委托合同会损害委托人利益,在委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组织承受委托事务之前,受托人应继续处理委托事务。同样地,如果因受托人的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而终止委托合同,受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组织应及时通知委托人,并在委托人作出善后处理之前采取必要的措施。在委托合同终止后,受托人根据不同情况需履行不同义务。如果委托人已经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但终止委托合同可能导致委托人利益受损,受托人应在委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组织承受委托事务之前继续处理委托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