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的情形包括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担保法律知识

不可抗力的情形包括哪些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9-24

 
267004
导读:不可抗力主要包括:1、重大的自然灾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2、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这类事件往往指社会异常的、突发的事件,既非自然灾害,也不属于政府行为,如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

不可抗力的定义和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不可抗力是指重大的自然灾害和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这些事件对合同的履行造成了无法预见、无法避免和无法克服的影响。

重大的自然灾害

重大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这些灾害通常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无法通过人力控制或干预。

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

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指的是突发的、异常的社会事件,既不属于自然灾害,也不属于政府行为。这类事件包括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其发生往往是由于社会因素引起的,无法预测和控制。

不可抗力对合同解除的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在以下情形之一下,可以解除合同:

不可实现合同目的

当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合同无法实现原本的目的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不可抗力的突发性和无法预测性使得合同的履行变得不可能。

明确表示或行为不履行主要债务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也可以解除合同。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已经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愿意履行合同,解除合同是合理的选择。

迟延履行主要债务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也可以解除合同。迟延履行主要债务会导致合同无法按照原定的时间和方式履行,解除合同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一种方式。

迟延履行债务或其他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无法实现原本的目的,也可以解除合同。违约行为的发生使得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解除合同是合理的选择。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除了上述情形外,法律还规定了其他可能导致合同解除的情形。当这些情形发生时,当事人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合同。

延伸阅读
  1.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2. 已经签订的合同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免除责任的承担
  3.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指的是哪些内容
  4. 自然灾害导致死亡的赔偿责任
  5. 免责事由的定义与分类

债的担保热门知识

  1. 质押担保合同
  2. 担保保证合同
  3. 如何注册融资担保公司
  4. 担保合同有怎样的特征呢
  5. 民法典关于担保期限的规定是什么?
  6. 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条件有哪些
  7. 一般代位求偿要多长时间
债的担保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担保合同下载

  1. 笋干购销合同范本
  2. 木材采购合同范本
  3. 股权投资合同范本
  4. 不锈钢采购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