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4-23
1. 返还已取得的财产
根据合同无效的确认,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产应当返还。对于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财产,应当进行折价补偿。若一方有过错导致合同无效,需赔偿相应损失;若双方都有过错,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2. 合同或部分合同条款无效的认定情形
(1) 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2) 恶意串通,并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 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4)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5) 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6) 对于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免责的合同条款。
(7) 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
1. 返还财产
返还财产是指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或撤销后,合同当事人有权要求对方返还已交付的财产。返还财产可分为单方返还和双方返还两种形式。
(1) 单方返还:一方当事人依据无效合同从对方当事人处接受财产,该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返还财产。若双方当事人均从对方处接受财产,但一方无违法行为而另一方有故意违法行为,则无违法行为的一方有权要求返还财产,有故意违法行为的一方所占有的财产应上缴国库。
(2) 双方返还:双方当事人都从对方接受了财产,则将双方当事人的财产都返还给对方。若双方当事人故意违法,则应将双方当事人从对方得到的财产全部收归国库。
2. 折价补偿
当无效合同所取得的对方当事人的财产不能或没有必要返还时,应按照财产的价值进行折算,以金钱形式对对方当事人进行补偿。
3. 赔偿损失
若一方或双方的过错导致合同无效后给对方造成损失,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损害赔偿责任需满足以下构成要件:存在损害事实、赔偿义务人有过错、过错行为与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若双方当事人都有过错,根据法律规定,双方应各自承担相应责任,过错的程度决定责任大小。
无效合同的处理原则是恢复原状。若一方因合同无效或被撤销而遭受损失,另一方有过错,应赔偿受害人的实际已发生的损失,而不包括期待利益。
根据实际情况,公民、单位等可以通过签署合同的方式建立债权、债务关系。尽管合同当事人是在自愿的情况下签署合同,但并不意味着合同一定是无效的。根据规定,无效合同自始无效,当事人可以重新协商,签署一份有效的合同。